大家好!我是钟艳,专注软件开发行业11年+移动互联网资深顾问
2017 年的小区菜市场里,张阿姨攥着一张印着 “云联惠” 的传单,跟街坊们兴奋地念叨:“买冰箱花 5000,平台慢慢全返给你,等于白拿!” 彼时的云联惠,正顶着 “消费革命” 的光环,喊出 “干掉淘宝,饿死天猫” 的豪言,连小县城的五金店、理发店都挂着它的招牌 —— 谁能想到,一年后这颗 “明星” 会轰然崩盘,留下千万家庭的血汗钱打了水漂?
一、从 “万亿平台” 到连夜查封:云联惠的 3 年泡沫史
云联惠的 “崛起”,靠的是一句戳中人性弱点的口号:“你消费,我全返”。
2014 年,创始人黄明在广州注册公司,2015 年上线 “云联商城” 后,这套 “全返” 玩法迅速发酵。它不做实体商品,只做 “平台中介”:消费者在合作商家买东西,商家入驻平台,双方都能享受 “全返”。巅峰时期,云联惠吹出来的数字吓人:2000 万会员、5000 亿交易额、6000 亿资金规模—— 要知道,2017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 36.6 万亿,它一个平台就敢号称占 1/72,明眼人早该察觉不对,但贪心还是让很多人冲了进去。
展开剩余88%泡沫破得比谁都快。2018 年 5 月 8 日早上,不少用户打开云联惠 APP 想查返现进度,却只看到一片空白 —— 官网、APP 全瘫痪了。当天下午,广州警方的警车围住了云联惠总部,连夜查封了所有服务器;9 日,广东省公安厅直接通报:云联惠涉嫌传销,黄明等核心成员全部被捕。
这不是 “平台故障”,是骗局的终局。2021 年,黄明一审被判 15 年,违法所得全被没收;2022 年,云联惠的营业执照被吊销 —— 那些曾信誓旦旦的 “全返承诺”,最终只换来一张法院判决书。
二、拆解 “消费全返” 套路:你以为捡便宜,其实是进了 “慢刀子割肉” 的坑
云联惠的 “全返”,从来不是 “花多少返多少”,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 “数学陷阱”,把消费者和商家都套得死死的。
1. 对消费者:25 年才能 “返完” 的 “画饼”
你在云联惠合作商家花 1 万元买家具,平台会告诉你:“放心,这 1 万会全返给你!” 但实际规则藏着猫腻:
1 元消费 = 100 个 “白积分”,要攒够 1 万白积分(也就是花 100 元),才能转成能换钱的 “红积分”;
红积分每天只返剩余金额的万分之五—— 什么概念?1 万元的消费,每天只返 5 块钱,一个月才 150 块。按这速度,5 年只能返 60%,25 年才能返到 99%,最后 1% 还明确说 “不返”。
更狠的是线下 “套路”:有人推销 “10 万消费卡”,说 “买了这张卡,年收益 13 倍”,其实是诱导你把 “消费” 变 “投资”—— 你投 10 万,根本不是买东西,而是给平台送钱,最后连本金都拿不回。
2. 对商家:先交 16% 佣金,再等 “慢返”
商家想入驻云联惠?先得接受一个 “霸王条款”:每笔交易额,要先给平台交 16% 的佣金。比如你开小吃店,卖 1000 块的饭,得先给云联惠打 160 块,之后平台再按 “每天万分之五” 返这 160 块 —— 每天返 8 分钱,要拿回 160 块,得等快 9 年。
这 16% 的佣金,其实是云联惠初期最主要的 “现金流”。说白了,平台就是靠 “收商家的钱”,去给早期消费者 “返现”,典型的 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
3. 收益来源全是谎言:“美国上市” 是买的 “垃圾股壳子”
为了让 “全返” 显得可信,云联惠编了一堆 “赚钱理由”:“我们靠现金流、大数据、广告费赚钱,还要美国上市!” 但撕开包装全是假的:
所谓 “美国上市”,是花小钱收购了一个场外垃圾股平台(OTCBB)—— 这不是正规股市,相当于在 “地摊上买了个假文凭”,根本不算上市;
平台上的商家大多是小饭馆、小卖部,交易量少得可怜,哪来的 “大数据” 和 “广告费”?唯一的资金来源,就是 “新会员投的钱” 和 “商家交的佣金”。
三、为什么说云联惠是传销?它踩中了 3 个 “死穴”
很多人一开始以为云联惠是 “创新电商”,直到警方定性为 “传销”,才恍然大悟。其实只要对照传销的 3 个核心特征,就能看出它的真面目:
1. 交会员费才能 “拉人头”:99.9 元买 “赚钱资格”
云联惠把会员分了三级:
免费会员:只能消费,不能拉人拿提成;
金钻会员:交 99.9 元,才有资格拉新人,拿提成;
铂钻会员:交 999 元,拉人提成比例更高。
这本质上是 “买拉人头的资格”—— 你想靠云联惠赚钱,先得给平台交钱,这不就是传销的 “入门费” 吗?
2. 拉人头拿提成:越拉越赚,越陷越深
成为金钻或铂钻会员后,“赚钱路径” 就很明确了:拉的人越多,消费 / 开店越多,你提成就越多。比如:
你拉来的人花 1 万元买东西,你能拿 500 块提成;
你拉来的人开了店,店里每卖 1000 块,你还能拿 25 块提成。
这种 “拉新人填旧人坑” 的模式,会让人越陷越深 —— 很多人明明知道返现慢,却觉得 “只要我拉的人够多,就能先回本”,最后把亲戚朋友都拉进来,自己亏了钱,还毁了人情。
3. 庞氏 + 传销结合:没人新加入,立刻崩盘
云联惠的模式,是 “静态庞氏”+“动态传销” 的混合体:
静态:你投钱等返现,靠的是后面新人交的会员费、商家佣金;
动态:你拉人赚提成,让更多人进来投钱,维持资金链。
这就像 “击鼓传花”,只要没人新加入,前面的返现就断了。2018 年,当新会员增长变慢,商家开始质疑 “佣金返不回来” 时,资金链一断,平台立刻就崩了。
四、千万受害者的困境:有人投光养老钱,有人拉亲弟反目
云联惠崩盘后,留下的是无数家庭的悲剧。
湖南的李大哥,2017 年听 “上线” 说 “投 10 万一年能返 130 万”,不顾妻子反对,把准备给儿子买房的 200 万投了进去。2018 年崩盘后,他打上线电话没人接,微信被拉黑,去派出所报案时才发现,一起报案的还有他拉进来的亲弟弟 —— 兄弟俩从此形同陌路。
还有退休的王大爷,把 60 万养老钱买了 “云联惠消费卡”,想着 “返现后能给孙子报补习班”,结果一分钱没拿到,每天对着空卡发呆。警方后来统计,像李大哥、王大爷这样的受害者,全国有 2000 万 —— 他们中有人是普通上班族,有人是农民,有人是退休老人,共同点是:都信了 “天上掉馅饼” 的谎言。
五、别被 “仿盘” 骗了!合规与违规的边界很清晰
云联惠倒了,但模仿它的 “消费返现” 平台没断,分辨它们是否合规,就看 3 个关键点:
对比维度
违规模式(如云联惠)
合规模式(如政策认可的绿色积分)
收益承诺
拍胸脯说 “固定全返”“高收益”,比如 “消费 1 万返 1 万”“年收益 13 倍”
不承诺固定收益,积分只能换商品 / 抵下次消费,比如 “买 100 块东西给 10 积分,10 积分换一瓶酱油”
盈利来源
靠新会员投的钱、商家佣金,没有实际生意支撑
靠平台真实盈利(如商品差价、广告费),积分价值和消费挂钩
拉新规则
交会员费才能拉人,拉人有提成,多级分销
不用交会员费,拉新没有提成,只有 “邀请好友消费得少量积分” 的福利
2022 年国家出台的《促进消费实施方案》里,明确认可 “绿色积分”—— 但这种积分是 “消费得实惠”,不是 “消费能躺赚”。凡是跟你说 “积分能换钱、能暴富” 的,都是在偷换概念。
六、3 个技巧避开 “消费返现” 陷阱:别让血汗钱打水漂
云联惠的教训够痛了,再遇到类似平台,记住这 3 点,就能避开陷阱:
警惕 “高返” 噱头:凡是说 “年化收益超 10%”“消费全返”“零成本消费” 的,直接划走。银行理财年化才 3% 左右,正规电商最多给 5% 折扣,他凭什么给你 “全返”?无非是想骗你的本金。
看是否 “拉人头赚钱”:只要平台让你 “交会员费才能拉人”“拉人有提成”“拉的人越多级别越高”,不管包装成 “电商”“创业平台”“共享经济”,都是传销 —— 别觉得 “我只消费不拉人就没事”,等平台崩盘,你的消费款一样拿不回。
查监管信号:在网上搜平台名字,要是出现 “某地警方查处”“市场监管局预警”“传销定性” 等信息,赶紧跑。别信平台说的 “只是调查,很快恢复”—— 传销平台一旦被盯上,基本都是 “一查一个准”。
结语:天上不会掉馅饼,只会掉陷阱
云联惠的覆灭,给所有人上了一课:那些喊着 “让你躺着赚钱” 的,其实是想让你躺着 “被收割”。
2000 万受害者的眼泪告诉我们:靠谱的生意,从来不会承诺 “稳赚不赔”;真正的实惠,也不会让你拉着亲戚朋友一起 “入坑”。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,记住一句话:你的血汗钱,要花在能看见、摸得着的地方 —— 比如给家人买件衣服,给孩子交学费,都比扔给 “全返骗局” 强。
别贪心,别轻信,才能保住自己的钱袋子。
我司12年的研发经验300多人的技术团队
在研究数月花了半年时间
研发了整个绿色积分合法化商业模式系统
采购该套系统可以私聊小编领取~
市面上80%做这个模式做的比较好的公司,用的都是我们公司的系统!找我们开发,让你运营事半功倍,少走弯路!
已有成熟系统,也有很多案例方案,我公司开发了某店模式,众店平台,店某豹平台,头米平台,咱的店,星帮手,等等的所有软件。如果您需要操作此模式,您可以联系小编获取!!!
【免责协议:文章资料收集于互联网,小编不参与任何分析的项目运营,也不投资参与任何项目,也不收费推广项目,不做项目私下评估,以上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仅作为开发需求者的模式案例参考作用,如有违/规及侵/权请联系作者删/除!】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平台查询,正规的配资网站,股票配资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